张慧霞|孔氏南宗儒风不坠,文献渊薮集为一编——《孔氏南宗文献丛书》整理出版
发布: 2021-10-11 18:11:4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慧霞  

东南阙里,南孔圣地


1.jpg

东南阙里,南孔圣地。南宋初年,孔子第四十八世孙孔端友率部分族人扈跸南渡,寓居浙江衢州,重建宗庙。在此后近九百年历史中,孔子后裔在南方广大地区衍生出众多支派,逐渐形成了以衢州孔氏家庙为重要物质遗存、以衢州孔氏为核心、支派遍布江南地区、由孔子后裔组成的特殊宗族——孔氏南宗。孔氏南宗是孔氏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对于以山东曲阜为中心的孔氏北宗而言的,孔氏南宗的形成是宋金对峙、南北分裂的产物,因而构成了“南孔”“北孔”双峰并峙的文化奇观。孔氏南宗作为圣人之后,不仅延续着孔氏血脉,而且传承着诗礼文化。孔氏家族各代都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孔氏南宗著述作为孔子世家著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宋至今皆有著述,经、史、子、集皆有成果,富有学术和文献价值。然而以往文献,焦点多集中在以曲阜为中心的北孔上,如刚出版的《子藏·儒家部·论语卷》,堪称《论语》文献集中整理的典范。而南孔文献的挖掘、开发以及研究,则较显薄弱。


衢州学院积极落实“让南孔文化重重落地”指示精神


早在2004年、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就在两次视察衢州期间,分别作出了“南孔文化关键要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要“让南孔文化重重落地”的重要指示。为积极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衢州学院于2007年成立了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2016年启动了孔氏南宗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2020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文化基因译码工程,挖掘阳明文化、和合文化、南孔文化等丰富内涵。”基于此,衢州学院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吴锡标团队开展了专题调研,并且提交了《关于高质量实施南孔文化基因译码工程的对策建议》研究报告。


衢州学院孔氏南宗文献中心吴锡标教授及其团队出于文化和学术自觉,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依据现存文献取得了一些孔氏南宗研究成就,即《孔氏南宗文献丛书》,该书是衢州学院继2015年《衢州文献集成》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继明代衢州知府沈杰整理汇编《三衢孔氏家庙志》之后,对孔氏南宗文献所进行的第一次系统而全面的搜集整理和汇编出版。

该丛书收录文献43种,涉及孔氏南宗有著述者27人,其体例按孔氏南宗族人世系先后编排,同时兼顾撰者生年先后次序。所收范围为1949年以前著述,内容涉及孔氏南宗族人所撰著述史部13种、子部15种、集部13种,非孔氏南宗族人所撰著述2种。所收著述力求精准,原则上一种著述只收一种,做到不滥收。比如将所涉内容并非孔氏南宗族人参与或者主持的一一进行删除,如孔兴浙《靖安县志十卷首一卷》,此书历任三知县而成,孔兴浙上任时书已称,旋离任,并未参与。孔贞运《古今奇文品胜五卷》,此书为书商托孔贞运等人之名而成,王重民、黄鹏程已考证。孔彦绳《增修孔庭纂要十卷》,据序文,此书为黏灿、闵廷圭,非孔彦绳之作。孔应选《六帖补二十卷》,据叶梦得序文,孔应选未参与此书,此外孔继尧《吴郡名宦先贤遗像》和《五百名贤传八卷》,据该书序文及其内容,此书即《吴郡名贤图传赞》。另外还有非孔氏南宗人士,如孔庆镕《铁山园诗录五卷》和孔庆銮《孔母袁太夫人行述一卷》,孔庆镕和孔庆銮均为北宗人士,一并删除。


2.jpg

东家杂记

3.jpg

皇明诏制

4.jpg

皇明诏制


孔氏南宗文献整理的意义

5.jpg


《孔氏南宗文献丛书》主要系统整理孔氏南宗著述类文献,主要包括孔氏南宗族人的著述和记载孔氏南宗的著述。


6.jpg

孔氏六帖



首先,该丛书所收孔氏南宗文献本身就有具有重要意义者,如孔传所著《孔氏六帖》,该书内容博洽,涵盖天文、地理、律算、阴阳、考工等诸多方面,书中所录文献,有些早已亡佚,故该书对辑佚、校勘学有重要价值。其次,孔氏南宗族人与时俱进,还有不少反应近代新思潮的著述,如孔宪彭《共和新论说启蒙》《初学论说必读》《共和新尺牍》《共和女界新尺牍》等著作。还有的涉及到数学,如孔宪昌与楼惠祥合撰的《笔算数学详草》,有的涉及到字典编纂,如孔宪彭与葛天爵和合编的《中华民国最新字典》等等。另外该丛书还收录了一批版本价值较大的文献,如国家图书馆藏宋刻递修本《东家杂记》、宋乾道二年刻本《孔氏六帖》之第十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二十八年刻本《新刊孔部原法题四六参语》、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明崇祯二年十竹斋刻本《敬事草》、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清道光间刻本《绣像文昌化书》、浙江图书馆藏清稿本《双溪诗汇》等,这些文献或为孤本,或为独家馆藏。此外,所收录的孔昭晙、孔昭冕、孔宪教等人参与科举考试的硃卷,也属于难得的孔氏南宗文献。

孔氏南宗文献的整理对于发掘儒家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孔氏南宗文献的搜集、整理、出版、研究,厘清孔氏南宗内在的发展脉络和机制,对江南学术的梳理、浙学的研究、宗族史和社会史的研究,也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并且为之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深入而广阔的视角。希望本书的出版能经得起打磨,为学术界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资料。


(本文作者:张慧霞,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重大项目编辑室编辑)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彭林 | 释奠说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