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擘,释奠是中华民族礼敬孔子的仪式。释奠大礼源远流长,其内涵丰富而深邃。认识释奠礼,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备的功课之一。
孔子燕居像
周公制礼作乐,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重大的飞跃。西周政治家从商亡的覆辙中悟出了一条真理:国家能否长治久安,不取决于神,而是取决于民。因此而有了“以德治国”的为政理念。但到西周末年,王纲解纽,天下大乱,之后的几百年是春秋乱世,不义之战连绵不绝,各种倒行逆施主导着潮流。社会向何处去?成为古代中国的最大课题。
我们很幸运,因为有了孔子。孔子十五岁就志于学。三十岁学业有成。孔子打破了周代“学在官府”的文化垄断,以个人之力开创私学。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把天上的火种偷到了人间,为民众谋了万世之福;孔子的功绩不在普罗米修斯之下,他使学术文化下移到民间,亲手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贤人,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与繁荣。他是中国私学的第一人,也是最早的教育家,提出了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启发式教学等一系列光耀万世的教学原则。孔子以文、行、忠、信为“四教”,要求学生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奠定了中国式人格教育的范式。他提倡仁爱,希冀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孔子的这一理想,鼓舞了后代千千万万的志士仁人为之奋斗。面对礼乐废弛,文献缺失的乱局,他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为中华民族保留下了最宝贵的原典,我们的文化基因由此确定,其功甚伟!
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前已成为朝野的共识,宋代的蜀地,就有不知姓名的人写了“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联句,这是赞美,也是感叹,没有孔子,人们犹在漫漫长夜之中苦苦摸索!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用释奠礼纪念孔子、感恩孔子,传承文明,已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夏四月已丑,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上,弟子及仰慕孔子的鲁人随之搬到墓边居住的多达一百多家,当时人称之为“孔里”。次年,鲁哀公下令将孔子生前居住过的三间房改为祀庙,人们又将孔子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籍等收藏于内,以志纪念。每年四时,人们都会自发地到孔子墓前祭祀,儒生们则在墓侧讲论孔子倡导的乡饮酒礼、大射礼等等。
祭孔,原本是孔子后裔的家祭。一年有四季,每季的三个月称为孟月、仲月、季月。古代用干支纪日,每月不超过三十天,甲乙丙丁等十个天干一般会先后出现三次,祭孔用每季仲月的第一个丁日(上丁日),一年祭四次,称为“四大丁祭”。
据《汉书·高祖纪》,汉高祖刘邦即位十二年,从淮南返回京城经过曲阜时,用太牢之礼祭祀孔子。汉代共有十一位帝王、十八次到曲阜孔庙祭祀过孔子。
圣迹图之汉高祀鲁
东汉明帝永平二年三月,各郡县举行乡饮酒礼,礼毕,在当地学校祭祀先圣周公、先师孔子,以犬作为祭牲。
《礼记·文王世子》云:“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凡创办学校,一定要向 “先圣”和“先师”行“释奠”之礼。根据汉代经学家的解释,先圣是指周公,先师是指孔子。
释奠的具体仪式,《文王世子》没有记载。东汉经师郑玄的注说:“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无迎尸以下之事。”则释奠礼与其它祭祀的最大差异是不设“尸”,仅仅“设荐馔酌奠而已”。唐人孔颖达认为,释奠是“直奠置于物,无食饮酬酢之事”。意思是说,只是将祭品直接放在神主之前,礼毕,致祭者之间不需要酬酢。可见释奠是一种相当简略的仪式。
相传古代祭祀先师、先圣之礼还有一种称为“释菜”的仪式。有学者说,释奠有音乐而无尸,释菜则连音乐也没有,仅在神主前放苹、蘩之类的菜作为祭品。可惜释菜礼在唐宋之际亡佚,今天已经无法考证。
在学校中把孔子和周公放在一起祭祀,是因为周、孔合祭的做法,通行于汉魏。但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隋大业以前,以孔子为先圣,颜渊为先师。唐初依然在国学同时祭祀周公、孔子。武德二年(619),唐高祖诏令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五年后,高祖亲行释奠礼,以周公为先圣,以孔子配。
这种祭祀对象混乱的状况,直到唐太宗时才有了改观。贞观二年(628),房玄龄等提出,周公、孔子固然都是圣人,但国学应该祭孔子,得到太宗的首肯,于是罢周公,以孔子为先圣,颜渊配享。到高宗永徽年(650—655)间,一度又又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不过非常短暂,高宗显庆二年(657),礼部尚书许敬宗等奏议,认为周公践极摄政,辅助成王治国,功比帝王,应该配享成王才是,释奠礼仍当祭祀孔子。高宗从其说。从此以后,孔子在国学祭祀中的独尊地位再也没有变化。
唐太宗为推进全国各地的祭孔之礼,还作出过两个大的举措。贞观四年(630),唐太宗又命令各地州学、县学都要建孔子庙,以敦行儒学。这是我国州、县普遍建立建孔庙的开始,祭孔的仪式随之推行到各地。此其一。
州、县学如何祭孔?例如,由谁主祭?一年祭几次?每次在什么时间?等等,都没有成例可循。释奠的次数,郑玄认为是每季一次,故魏晋太学也是四季各祭一次。隋制,国子寺每岁以四仲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先师。唐高祖武德年间,国子学也是四时致祭。唐初州县之学多仿照魏晋故事祭四次,主祭者多由学官自己充任。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太宗规定,释奠于春、秋的仲月举行。释奠仪式,当有规格,国学释奠,以国子祭酒为初献,祝词称“皇帝谨遣”,司业为亚献,国子博士为终献。州学,以刺史为初献,上佐为亚献,博士为终献。县学,县令为初献,县丞为亚献,主簿及县尉等为终献。太宗这一国学遣官释奠、州县由守令主祭的规定,提高了释奠的规格,为后世所沿用。如果是皇太子亲自释奠,则规格更高,皇太子自为初献,国子祭酒为亚献,司业终献。
随着历代政府对祭孔的提倡,释奠礼变得越来越复杂。刘宋元嘉初建立国学,讨论释奠礼的规格,裴松之提议加入舞队,用“六佾”。佾(yi)是古时舞队的行列,以八人为一佾,佾的多少,依等级而定,如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四佾。裴松之建议用六佾,实际上是用诸侯的等级。由于金石器乐准备不足,未能实现。到南齐武帝永明三年,立国学时,再次讨论释奠的礼乐。尚书令王俭主张用轩悬之乐、六佾之舞,得到允许。到唐朝,皇太子亲释奠时,迎神、太子行、登歌奠币等仪节都有了专门的乐章,称为承和、肃和、雍和、舒和等。宋绍兴十年(1140),京城的释奠礼由原来的中祀升为大祀,笾豆用十二之数,祭祀规格与社稷相同。到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释奠礼由六佾升为八佾,笾豆等礼器的数目尽与天子等同。
孔子原本布衣,生前没有做过几天官,但却有身后之荣。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开元年间,追谥孔子“文宣”,自此有“文宣王”之称。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加谥“至圣文宣王”。元武宗于大德十一年(1307),加谥 “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于嘉靖九年(1530),改称“至圣先师孔子”。清顺治总其成,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同时,尊称孟子为亚圣,颜回为复圣,子思为述圣。
曲阜孔庙大成殿至圣先师孔子像
上述层层累加的封号,后人或不知其来历,或不解其意,加之有人不断抨击孔子,故不少人认为这是封建帝王吹捧孔子的无聊之举;也有人认为这些话把孔子抬到了吓人的高度,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
“大成”一词,目前有种种误读,有说是约取《老子》“大器晚成”一词而成,或说取自北周宣帝宇文赟的年号,均非。敝见,当是《孟子·万章下》中称赞孔子的一段话: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孔子学无常师,刻苦学习一切知识,孟子认为他集中了当时各种学术和思想的成就,故称之为“集大成”的学者。平心而论,孟子的评价并不为过。
“至圣”一词,见于《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但用“至圣”来赞美孔子的则首见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如下的一段话: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末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十分景仰孔子,把他比作高山和大道,无比向往。上面的这段话,司马迁说得非常的平实、真诚,毫无矫情之处,赞其“至圣”,绝非过誉。
“文宣王”,孔子一介布衣,何以称之为“王”?其中大有缘由。《中庸》说,制礼作乐这样的大事,必须要“有其位,有其德”的天子才能措手,而现实生活中,要么是“有其德,无其位”,要么是“有其位,无其德”,令人万般无奈。古人把有帝王之德而无帝王之位者尊称为“素王”,即无冕之王。《庄子·天道》提及 “素王”一名,注:“有其道为天下所归而无其爵者。”而怀抱经天纬地之才。王充《论衡·定贤》:“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春秋》。”后世帝王称其为“文宣王”,不过是顺应了学术界的普遍说法而已。
在春秋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获得如此声誉,而且世世享祀不绝的,孔子一人而已。顺便要提到的是,孔子的弟子颜渊、曾参等等,也都获得了相应的封号,限于篇幅,此不赘述。
上古有以德配天的传统,行祭天大礼时,夏后氏以黄帝配享,殷人以帝喾配享,周人以后稷配享。这种形式也为祭孔礼仪所仿效,孔庙以四位最杰出的孔门弟子颜渊、曾参、子思、孟轲配享,称为“四配”,但四人进入配享的时间有先后。
曲阜孔庙大成殿四配之颜渊
最早得到配享殊荣的是颜回。颜回,字子渊,习称颜渊,与其父颜路都是孔子的学生。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心向学;又有“闻一知十”(《论语·公冶长》)的能力。孔子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科目评价学生,德行以颜回为首。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又说,颜回死了以后,“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颜回终身不仕,一直追随孔子,亲如父子,“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所以,后人把他看作是孔子最亲近的弟子。三国魏正始二年(241)春二月,齐王使太常以太牢祭孔子于辟雍,以颜渊配。这是以颜渊配享孔子之始。
曲阜孔庙大成殿四配之曾参
第二位进入配享行列的是曾参。曾参,字子舆,也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与父亲曾点也都先后师从过孔子。曾子是著名的孝子,主张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子·滕文公上》),唐人皮日休说“曾参之孝感天地,动鬼神,自汉至隋不过乎”(《宗圣志》卷七)。曾子又是一位刚毅超群的人,“辱若可避,避之而已。及其不可避,君子视死如归!”(《春秋繁露·竹林》)“可以讬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等名言都出自曾子之口。所著《大学》为《四书》之一,被誉为“儒学纲领”、“入德之门”。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年),释奠以曾参配,是为曾参列入配享之始。
曲阜孔庙大成殿四配之孟子
第三位是孟子。孟子受业于子思子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尊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亚圣”。孟子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在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孟子还提出了“君轻民贵”、“性善论”等颇具影响的观点,他的心性学说,开启了宋明理学的先河。所著《孟子》七篇,在宋代列入《十三经》和《四书》,影响至巨。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孟子开始进入配享行列。
最后一位是子思,即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幼年丧父,故一直与孔子一起生活。成年后曾为鲁穆公师,在学术上很有建树,后人曾将他的二十三篇文章汇编为《子思子》一书,可惜除《中庸》一篇因被收入《礼记》而得以流传至今外,其余均亡佚于隋唐之际。《中庸》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韩愈认为其重要性与《易经》《孟子》等同。程颢、程颐视之为“孔门传授心法”之作。朱熹将其列入《四书》,从此成为士子必读的经典之一。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子思开始进入配享行列。
1126年,金人虏徽、钦二帝,北宋亡。高宗南渡,在临安建立南宋政府。孔子第四十八代孙孔端友等南迁到衢州,并在当地建孔庙祭祀,成为孔脉的南宗,而留在曲阜孔庙的称为北宗。咸淳三年(1267)春正月戊申,宋度宗诣太学,谒孔子,行舍菜礼,以颜渊、曾参、子思、孟轲配享。顾炎武非常称赞宋代皇帝将颜、曾、思、孟配享孔子:“自此之后,国无异论,俗无异习,历元至明,先王之统亡,而先王之道存”,其功大矣。(《日知录》卷十四《从祀》)
如果说“四配”是祭孔时陪祭的第一等级,那么“十二哲”就是其第二个等级了。据《论语·先进》,孔子曾经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评定他的学生的优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曲阜孔庙大成殿十二哲
(东侧北起: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
因此,这十人被公认为孔子的好学生。开元八年(720),唐玄宗诏令国学祭祀孔子时,以这十人为“十哲”配享。
孔孟之后,儒学最杰出的功臣是朱熹。朱熹(1130—1200),字符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生于福建南建(今福建南平)尤溪县。朱熹是程颐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于学无所不窥,经史、文学、释道,乃至自然科学,无不精研。在贯通百家的基础上发展了宋代理学,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所撰《四书集注》,水平超绝,故为元、明、清三朝科举考试的官定文本,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朱熹又是伟大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学活动,并提出了一套富有特色的教育思想。鉴于朱熹对儒学的杰出贡献,康熙五十一年(1712),增补朱熹为第十一哲。
曲阜孔庙大成殿十二哲
(西侧北起: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
乾隆三年(1738),清人又增补有若为第十二哲。有若的事迹,文献记载很少,后人对他了解不多。但有两件事很值得注意,一是《论语·学而》录有三段有若的言论,而且孔门中唯有有若与曾参两人称“子”;此外,孔子死时,鲁哀公诔之;有若死时,鲁悼公吊之;可见有若在孔门的声望。二是《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子夏、子张、子游等认为有若的言行、气质与孔子相像,打算用侍奉孔子之礼事来侍奉他。孔门弟子对于有若的推许,也由此可知。因此,南宋咸淳三年,因颜回升为“四配”,拟从孔门弟子中递升一人进入十哲,儒臣多推有若,最后祭酒上书力诋,只得递升子张入十哲。直到乾隆三年,有若终于成为第十二哲。
在孔庙中从祀,但级别又低于四配、十二贤的,称为“先贤”、“先儒”。
先贤主要是指孔门弟子。东汉永平十五年(72),明帝到曲阜祭孔,并祭孔门七十二弟子。此后,习惯上将七十二弟子画在孔庙两侧的墙上,但不祭祀。唐开元八年(720),以十哲配祀,其它弟子从祀。南宋理宗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从祀。今日孔庙所见从祀的先贤共有七十九人,供奉于大成殿两侧东西庑的北端,除孔门弟子外,还有与孔子同时代的子产、遽伯玉,以及上面提到的五位宋代理学大师。
先儒是指在历史上对儒学有杰出贡献的学者。最早推出这一举措的是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太宗下诏,每年太学祭祀时,将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玄、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贾逵等二十二位为《春秋》《诗》《书》《礼》《易》等作过出色的注释的学者,作为传播儒学的功臣配享,以表彰其传注之功。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又将荀况、扬雄、韩愈等三位在儒学史上有杰出贡献的学者列入从祀的名单。此后,从祀先儒的名单不断增加,最后达七十七人,供奉于两庑的南端。与四配、十二哲不同的是,从祀的先贤、先儒,都只有牌位,没有塑像。
在历史上,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中华文明所及之处,无论南北,包括台湾、海南,都有孔庙的存在。在古代汉文化圈内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也无不如此。撇开袁世凯为复辟而祭孔不谈,因为那是另一回事;应该说,释奠礼所要表达的,是对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敬意,具有鲜明的提倡文教的意义。在古代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不在少数,但都奉孔子为正之宗,惟其如此,历史上不论政权如何更迭,中华文化始终绵延不绝。这里可以举一个很有典型意义的例子。据《辽史·宗室传》,神册元年(916),辽太祖立长子为皇太子。太祖问周围的侍臣:“作为受命之君,应当事天敬神,我想祭祀有大功德者,应该首先祭谁?”侍臣都说应该祭佛。太祖不同意这种建议,说:“佛教不是中国之教。”这时皇太子说:“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应该首先祭祀。”太祖大悦,决定立即建孔子庙,命皇太子春秋行释奠礼。我们常说,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我想构成这一凝聚力的因素很多,但孔子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受到广泛的认同,应该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释奠礼是在国学或者州县学等学术机构举行的,因此,释奠礼往往与学术活动相伴随。从文献记载来看,至迟从魏晋时期开始,皇帝、皇太子每通一经,都要行释奠礼。如《晋书·礼志》记载,魏正始二年(241)二月,齐王讲《论语》通,五年五月讲《尚书》通,七年十二月讲《礼记》通,“并使太常释奠,以太牢祀孔子于辟雍”。晋武帝泰始七年(271),皇太子讲《孝经》通;咸宁三年(277),讲《诗》通,太康三年(282)讲《礼记》通。晋惠帝元康三年(293),皇太子讲《论语》通。东晋元帝太兴二年(320),皇太子讲《论语》通。凡此,太子都“亲释奠,以太牢祀孔子”。东晋咸康元年(335),成帝讲《诗》通。升平元年(357),穆帝讲《孝经》通。宁康三年(375)七月,孝武帝讲《孝经》通。“并释奠如故事”。类似的记载,史不绝书。
学者为帝王讲论儒家经籍,也每每安排在孔庙。例如《隋书·礼仪志》记载,后齐为皇帝讲经,先在孔庙选定经书,并确定讲经的人选。讲经之日天明之时,皇帝戴通天冠,穿玄纱袍,乘象辂来到国子学,在庙堂上听讲。讲毕,行释奠礼。又如,《旧唐书·礼仪志》记载,贞观十四年(640)二月丁丑,太宗亲临国子学,观看释奠礼,然后由祭酒孔颖达为之讲《孝经》。类似的记载,不胜枚举。各地州县学的情况,大抵也是如此。
孔庙中的受祭者,包括了历代学术精英,实际上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学术史;此外还包括像诸葛亮、韩琦、李纲、文天祥、陆秀夫、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有名节、卓行者,站在这群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名人面前,不能不在多方面受到激励和教育。这是它的正面意义之所在。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我们不妨再举一个少数民族帝王的例子。据《金史·熙宗纪》,皇统元年(1141)二月戊午,金熙宗到孔庙行再拜之礼。礼毕,他无限感慨地对侍臣说:“朕幼年游佚,不知志学。岁月逾迈,深以为悔。孔子虽无位,其道可尊,使万世景仰。”由于在孔庙受到的激励,熙宗幡然改过,从此刻苦学习《尚书》《论语》,及《五代史》《辽史》等书,“或以夜继焉”。
在历史上,儒学早已是“声教迄于海外”,孔庙也随之远播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地。
朝鲜半岛是中国本土之外儒家化最彻底的地区,儒家思想的影响随处可见,其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是成均馆的释奠礼。
韩国首尔成均馆祭孔
《周礼·春官·大宗伯》云:“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后人乃用“成均”一词泛指国立学校。朝鲜将国学名为成均馆,正是渊源于此。首尔的成均馆已有600多年历史,其建筑主体包括庙和学两部分,但格局与北京国子监略有不同。国子监是左庙右学;成均馆则是前庙后学,前庙称“大成殿“,是祭祀孔子之处,大成殿内所立牌位,除孔子、四配、十哲之外,还包括朝鲜名儒崔致远、李滉等“东国十八哲”;后学称“明伦堂”,是读书讲学之处,当年明政府派往朝鲜的使节朱之藩手书的“明伦堂”匾额,至今犹悬挂在堂的正上方。明伦堂前面为广场,两侧为养贤斋,乃当年学生的居室。
中国古代的国学,除春、秋仲月例行的释奠礼之外,还有朔日行礼。从后齐开始,每月朔日,国子祭酒要带领博士以下及国子诸学生以上,太学四门博士、升堂助教以下,太学诸生,到大成殿的阶下“拜孔揖颜”。成均馆至今保留这一传统,以每月朔日为焚香日,此日邀请学者前往讲论《四书》《孝经》等,用焚香和读书来纪念孔子。
韩国目前尚有约300所古代儒林留存的“乡校”,每校也由庙和学两部分构成,规模不大,堪比成均馆的缩小版。每年春秋两季的仲月,从首尔到各道、各县的乡校都要祭孔,为了避免过于集中时间上必须错开。故规定成均馆用上丁日,各道用中丁日,乡校用下丁日,再下一级的孔庙用次月的上丁日。成均馆的释奠,每年春、秋仲月的上丁日准时举行,是对人文之祖的膜拜,故不售门票,欢迎参观,成为汉城著名的文化景观之一。成均馆的释奠礼仪,用八佾舞,乐舞生手持钥翟,在钟磬之声中翩翩起舞。前往观礼的外国游客甚众,竞相摄像或拍照,表现出对东方儒家文化的极大兴趣。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成均馆祭孔的仪式,包括服装、乐曲、礼器等,是明朝时传去的,至今没有变化。祭孔的乐曲,朝鲜王朝曾经加以记录,故保存至今。
各地乡校的祭孔典礼都一丝不苟。参与祭礼者自称是“儒林”中人,人人身穿名为“儒巾服”的祭服,老者都说这是从明朝传去朝鲜的服饰。祭祀中的各项仪式,从初献、亚献、终献,到监礼、司香、司巾等等,都各有专司,并写在长长的纸上,贴于板壁,公诸于众。令人汗颜的是,韩国祭孔,仍沿用古代的名称称释奠礼;而中国称为“祭孔表演”,“释奠”一词,即使在北京和山东也很少有人知道。
越南也曾经是汉文化圈中的一员,历史上有160余座孔庙,至今还有十余所,河内、茅田、锦样、顺化、会安、安宁等地都有文庙。河内的文庙始建于圣宗皇帝神武二年(1070),已有900多年历史,比首尔的孔庙还要早几个世纪。庙内立孔子、周公及四配塑像,画七十二贤肖像,四季供祭。六年后,在文庙旁建国子监。门口有对联:“瀛寰中数目,吾道最先,万宇同舟应起敬;全境内文祠,此地为首,千秋芹藻尚流芳。”大成殿内孔子塑像两侧奉祀孔门七十二贤以及越南先儒。此外有碑亭,内有1200余位科举考试进士的题名。每年春节,文庙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孔活动。
日本孔庙大多建立于江户时代。东京孔庙习称汤岛圣堂,1690年由德川五代将军纲吉所建,乃是讲论儒学和祭孔之地。明治维新之前,这里是幕府主导的祭孔活动的中心,日本社会崇尚儒学由此蔚然成风,儒学成为江户时代的国学。
日本东京汤岛圣堂
明治维新初,幕府政治影响转衰,儒学失去官学地位,祭孔大典也被废止。明治维新后期,儒学影响开始回潮,1907年,汤岛圣堂恢复祭孔大典,各地的祭孔活动再度活跃。当今日本影响最大的祭孔大典,是每年四月第四个星期天在汤岛圣堂举行的“孔子祭”,由公益财团法人斯文会主办。1975年11月3日的日本文化节上揭幕的孔子铜像高约5米,重约1.5吨,曾经是世界最大孔子铜像,旁侧的“孔子树”,是林学博士白沟保美1915年从曲阜孔墓旁的楷树上所取树种栽培而成。大成殿供奉的孔子像,相传是明代遗臣朱舜水从中国带去的。
台湾的孔庙为数不少。明永历二十年(1666),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南建立首座孔庙,故有“全台首学”之称。此后,台湾学政均由巡台长官兼任,最高等级的学校称太学。凡府治或县治的所在地,如台中、新竹、彰化、高雄、屏东、嘉义等都有孔庙,府学、县学就在孔庙内,属于中等教育。各乡设乡学,或称乡塾,为初等教育。
台北、台中、台南孔庙
台南孔庙大殿内正上方悬挂数块历代皇帝御题的匾额。后殿为崇圣殿,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之处。台北孔庙以漳州、泉州的孔庙为蓝本,黄色琉璃桶型屋瓦,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特色,大成殿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的木主。如今,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台北与台南市政府都会在当地孔庙举办释奠大礼,仪式参酌古制而有所变通,政府长官担任初献官,献牺牲,乐舞生八佾舞于廷,笙管雅乐,万人云集,盛况感人。
香港虽然长期没有释奠仪式,但以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表达对堪称万世的师表的孔子的敬意。香港回归十周年时,香港各方联合在香港体育场举行盛大祭孔仪式,影响深广。
1982年美国旧金山祭孔大典
原载:《孔子学刊》第二辑
作者:彭林,清华大学资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