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谱牒及谱牒文化
发布: 2016-04-28 04:40:08 来源:中华姓氏文化园 作者:未知
近十几年来在学习研究、探讨姓氏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读史、学史,特别是在河洛地区进行社会调查过程中,接触并拜读过不少姓氏的家(族)谱和谱牒研究方面的一些资料。本世纪之初,由上海图书馆牵头编纂《中国家谱总目》工程启动后,本人又积极主动与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联系,将陆续收集到散藏于民间的家谱127种,涉及姓氏43个,按要求填好《著录表》通过省图书馆或直接寄往上海图书馆编目组。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对谱牒及谱牒文化方面的一些认识,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一
谱牒,俗称家谱、家乘、族谱,又称统谱、世谱、宗谱、房谱、支谱等,各地叫法不同,但本质内容一样。《辞海》释义是: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它是中华先民血缘相亲、守望相助的实录;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按辈份排列的血缘宗族内的人际关系网;是记载以父系为主体的家族的族源、繁衍生息的图集;是家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谱牒属于史学的范畴,是我国历史典籍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方志、正史共同构成了中国史学大厦,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正史”即国史,是专门记载国家大事,“方志”是地方史籍,只记载一方水土、人文及经济等资料,“谱牒”则是记载一个家族的历史等情况。正史极难囊括地方特有的内容,方志也不可能包揽一族一家的具体情况。正史不足才修方志;家谱的有些资料亦可弥补正史、方志之不足。从史料的角度看,“家谱犹国史也。”由于家谱资料内容极为丰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它的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
中国的谱牒产生极早,可以说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殷墟出土的记载姓氏世系甲骨专片,被史学界称为“甲骨家谱”。商代设有掌管谱牒的官员,并建立了谱牒档案。战国时史官编写的《世本》,就是一本自黄帝以迄春秋时诸侯之氏姓、世系、居地的谱牒合编,被史学界称为我国第一部谱牒专著。谱牒文献的最初记载始于西汉刘向的《别录》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社会、婚姻等方面注重门第,强调血缘关系的尊卑,修谱之风十分盛行。贾弼之祖孙三代精于谱学,所撰《十八州士族谱》多达七百余卷,号称“贾氏谱学”。南朝梁阮孝绪时,他所撰的《七录》将史书完全独立为一部,并在该部中首列“谱状”类目,开了古籍书目为谱牒文献单独立类的先河。宋代名家欧阳修、苏洵、黄庭坚都亲撰族谱,被后人尊为范本而效法。唐以前以官方修谱为主,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代以后,修谱之风日益盛行,从官方流行于民间。宋代以后才逐步出现各姓自修家谱,且要求续修家谱一般不超过三十年。至清代中叶,家谱多至汗牛充栋,并被奉为传家至宝。
谱牒的收藏,唐以前以官方收藏为主,宋代以后因是各姓氏自己修谱,则多由家族收藏为主。民国以来,才逐步发展到以政府的图书馆、档案馆收藏为主,民间各家族收藏为辅的格局。
中国家谱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数量可观,是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存世的1949年前编印的中国家谱原件主要收藏在国内,最多的上海,约15000余种(其中上海图书馆约12000种,近10万册),浙江、河北、吉林、安徽、湖南、广东等均超过千种,河南、四川、广西、湖北等省也有数百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藏谱2565种,涉及姓氏251个(据1992年《中国家谱目录》统计资料)。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上海图书馆成为世界上保存家谱最多的单位。还有大量的散落于民间。也有一些更远藏于海外,主要的集中于美国、日本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
据2004年12月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王西明等主编的《偃师姓氏源流》一书粗略统计:偃师市现有人口83万,姓氏531个,家谱或族谱就有数百种以上,仅郭姓注明有家谱的就有15家。照这样估算我们洛阳所辖县区638万人(2004年资料)各姓氏谱牒少说会有千种。这对研究洛阳的历史文化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资源。
二
我国谱牒有各种各样的记述形式,大约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口述家谱。它是文字产生前最古老、流传最久、影响最广的一种家谱记述形式。它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将本家族的谱系代代传承下来,一般能传记几十代,多者百余代。这种口述家谱至今在个别少数民族中仍有流行,也多表现为诗歌形式。
二、结绳家谱。它是文字产生前记述家谱的又一种古老形式。用结绳来记大大小小的各种事情,其中也包括记载世系和家庭历代成员的情况。如鄂伦春人用马鬃结记世系,满族人侧供奉一个叫做“佛托妈妈”的线袋,内装长约三丈二尺左右的五彩线,上挂表示代代相传、人丁兴旺的串串彩绳,这个索线,就是满族人的结绳家谱。
三、甲骨家谱。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家谱。郭沫若《卜辞通纂》中将甲骨文分为五类,其中之一就是世系。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表谱刻辞”,此类中又有“干支系、祀谱和家谱”之分。甲骨家谱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家谱。
四、青铜家谱。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家谱。先秦称铜为金,故也可谓之“金文家谱”。金文,是一种始于商代后期,发达于周代、衰落于战国的文字。商周时代的人们为使子孙后世不忘祖先,按时追祭,便将他们列祖列宗的名字、忌日铸刻在青铜器上,以为祭典之用,并求随器而永存,这就客观上给我们留下了商代一些记有世系、人名的家族谱牒。
五、碑谱。就是“刻谱于石,以垂永久”。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常见的事情。早在汉代,这种碑刻就较为流行,碑上刻有家族的世系、成员的名字、繁衍情况、官位、封地等等,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家谱了。现在河南巩义市白沙崔氏祠堂内、荥阳市丁村崔氏祠堂内、三门峡陕县崔家村和洛阳辛店镇高崖寨村陈姓这些家族都还保存有碑谱。
六、塔谱。就是刻在石塔上的家谱。这种形式的家谱全国极为罕见,可喜的是,在山西省临县崔家坪还遗留着一座完整的明代嘉靖年间修造的崔氏石塔家谱,殊为珍贵。
七、布谱。就是在棉、丝织物上书写的家谱。多数是在一块红色布面上,写上本家族先祖的世系、人名或画着先祖的图像,逢年过节或需祭典时,挂起来祭拜,事毕收藏起来。这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简单的家谱,也称“神轴”、“轴子”。目前在我省豫西地区的农村还能见到,如偃师的缑氏镇崔河村崔氏家族、汝阳县古严村崔氏家族的家谱都是写在红布上的。
八、纸谱。就是用纸作为材料书写或印刷而成的家谱,这是我国谱牒的主要记述形式,极为常见,有不少装帧都十分精美。
谱牒按类分,又可分为玉牒,就是皇族家谱和一般平民姓氏的族谱。
从使用文字方面分,有汉字的,这是占主要的,也有不少少数民族家谱,用汉字撰写,如八旗谱。有的用本民族文字撰写,其主要有满文谱、蒙文谱、藏文谱、彝文谱等。
三
经过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演革,逐步形成了谱牒学,有了约定俗成的谱例。家谱修撰,到了明清两代,其结构已基本定型。一般有序文、题辞、凡例、宗派、行辈、世系、祖训、族规、家法、祠堂、祠产、先祖坟茔地域图,还有的设仕宦录、科举名录、节孝、诰敕、象赞、匾额、传文、后跋等。比较简单的只有序文、行辈和世系。序言简述其姓氏的渊源、迁徙演变、分支、立谱的目的、修谱的意义、编纂过程等。凡例说明收录范围、编写方法、规则、形式等。谱牒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本家族世代相传繁衍的世系,以世系表为伦次一代一代记述,各支系并列,同一世并列,从长支写起,不论其生年之先后,分别介绍每人的名字、字号、父讳、行次、妻姓氏、子名、生卒年月。有些重要人物在其名旁述其简历、功德,文字多寡不等。
谱牒的序文、祖训、族诫、族规等集中体现了“孝、悌、睦、和、勤、慎、善、信”的思想,倡导孝敬祖先、友爱兄弟,团结族人、诚信正直,乐善好施、勤于耕读、俭以持家、劝戒人勿做坏事等。这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很强的教化作用,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今人继承和发杨。
由于谱牒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的,必然带有封建社会的色彩,有其历史的局限性。远古的华夏民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那时的社会是以母系氏族为中心。随着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父系氏族社会制度逐步代替了母系氏族社会制度,成为氏族的中心,谱牒以父系为主体,成为社会的共识。所以旧式谱牒均以父系为主体,只记录男性不记女性,婚配女性也仅记其姓氏,明显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陈旧观念等等,应该摒弃。
谱牒中追溯姓氏渊源,彰显立姓始祖,探索宗族演变,记录传承脉胳,也是中华文化尊重生命、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的体现。谱牒蕴藏着大量的有关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宗教史、地方志资料,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学术研究方面,可补正史之不足,对弄清国情、县情、乡情等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谱牒又是联系国内外炎黄子孙的纽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寻根”热潮。70年代中后期,美籍黑人亚力克斯?哈利通过实地寻访和查阅家谱档案,创作了世界名著《根》,进一步掀起了世界性的“寻根热”。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兴起了“寻根”旅游热,数以百万计的海外华人、华裔回祖国大陆寻根问祖,他们无不把自己的姓氏与谱牒视为自己的命根,因为这是他们慎终追远、寻根谒祖、证明自己血缘最科学、最可靠、最永远的依据。与谱牒文化联在一起的华族寻根祭祖活动及认宗观念,也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适应华人回国寻根问祖的需要,全国建立了谱牒研究中心。如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等,已为“亚洲糖王”郭鹤年先生和香港工商巨子霍英东先生等众多华人寻到了他们的祖根;1988年菲律宾女总统阿基诺八十年代也曾到福建寻根;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先生多次到福建祭祖,这都是谱牒研究为社会现实服务之例。我们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是华人共同祖根的渊源地之一。当前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3个姓源于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根在河洛”又是每个海外华人的共识。目前,全省已有200多个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姓氏和谱牒研究,如张姓、李姓、郑姓、崔姓、吕姓、许姓、朱姓、白姓、范姓……并主动为社会现实服务。我们洛阳借每年一度的牡丹花会开展经贸活动和河洛文化旅游节之机,为海外侨胞寻根问祖提供服务。在海内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收到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谱牒研究在探究姓氏渊源和寻根竭祖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
由于历史的原因,谱牒曾经遭受过劫难。二十世纪50年代,在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时期,随着旧的宗法关系的打破,那些被认为代表着“族权”的谱牒也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很多谱牒在那时被扔进火堆。到了后来的“十年动乱”时期,中国谱牒又一次面临更大的灾难。一度把谱牒视为封建的东西,一概否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解冻家谱文化”(王鹤鸣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版)的呼声日益高涨,我们应该把谱牒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加以发掘、整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研究,取其精华、弃之糟粕,使之为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古人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都是炎黄子孙谁无祖宗?谁无寻根的情愫?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寻根问祖更甚于世界其他民族,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血脉之源。中国人向来有修谱、续谱、藏谱的优良传统。1984年11月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下发了“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2001年2月文化部办公厅又下发“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后,各地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修续家谱热和研究家谱热,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本人了解,仅我们洛阳地区新续修家谱就有几百部之多。为弘扬历史文化,在开发谱牒资源的工程中,我们应该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以新的观念,来续修社会主义的新型家谱,以创立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谱牒学。
下面浅谈自已对修续新型家谱的一些想法,以供大家参孜:
一、组织好编写班子,统一好思想认识,从稳定大局、搞好族中团结出发,续修社会主义的新型家谱。
认真写好家谱序言,即修家谱的宗旨部分。在讲明为什么要修续家谱的同时,还要结合介绍本姓氏的渊源、历代的迁徒演变、对国家做出过贡献的一些名人。保存好历史文献,对老谱中一些重要的资料,不能因没有标点断句,读不懂、弄不明,统统删去,弃之不用。应请有学问的人给予整理,或影印下来照样转录记入。要真实地、客观地反映本家族的繁衍生息、迁播分化、荣衰升沉的史实,不夸张、不溢美,注重史料稽考,力求资料丰富,使家谱具有可读性、学术性和教育性。
二、体例。除详细记述家族繁衍世系外,还应记述家族大事记、族训,列本家族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名人传记或简历,或列出名录,还可配以照片,要克服重官、重商、轻视工农的倾向,既收录一些能工巧匠,也要收录赡养老人、恪尽孝道的晚辈。还要收录本族中的一些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文献著述,做到图文并茂,使家谱具有存史性。
三、肃清重男轻女的封建宗法思想,重视女性入谱。一是“女儿也是传后人”,其所生女孩也应同男孩一样入谱。二是婚配女性,要记录其姓名,对其中功德卓著还应颂其风范,写出传记或简历,也可配上照片;也要宣扬勤俭持家、婆媳和睦的典型。因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不断强大,是离不开女性的参与,要体现男女平等。
四、保持家谱的乡土气息,语言要简练、流畅、朴实、真实。同时定好制度,保持家谱修续的连贯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多收录一些历史信息:如族人的学历、身份证号码、死因等等。
五、认真写好族训,要弘扬中华民族的正气,宣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风尚,宣扬社会精神文明,启发教育后辈要努力学习、踏实工作、艰苦创业、勤俭持家、孝敬父母、敬重师长等等,鼓励后辈奋发向上,为振兴中华基业而奋斗,使家谱具有教育性。
六、根据国家提倡火葬的有关规定,不再画新的坟域图。
七、除手抄、印刷外,还可使用最新技术以多种形式保存家谱,如录音、录相、制作光碟等。文字、图片、声光三结合,是最理想的家谱。
八、克服“家谱秘藏不示外姓”的旧习,家谱修好后,除本族(宗)人要妥善保管好外,还应送国家公共图书馆、档案馆、文史馆等保管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