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活动感悟 | 儒学之光在河湟谷地的传承与复兴
发布: 2024-07-25 09:56:5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青格研习社  

谨以本文纪念西宁孔子文化促进会正式成立


青海西宁,这座镶嵌于河湟谷地的历史名城,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摇篮,也是多元文化璀璨交汇的舞台。儒学在河湟地区的传播历程,不仅是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深刻交融的鲜明例证,更是中华文化包容性与生命力的重要体现。


今天,我们将随着一位孔氏后人的步伐走进西宁文庙,一同探索儒学之光在这片古老大地的传承与复兴之路。



儒学西渐:在河湟的播撒与绽放


儒家思想在河湟地区撒下种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北击匈奴,打通了河西走廊,汉王朝的影响力也开始逐步深入河湟地区。


微信图片_20240723125304.png

河西走廊与河湟谷地


公元前61年,一代名将赵充国奉命率军屯田河湟,这一举措不仅巩固了西汉对西北边疆的统治,更成为了儒家文化西进的重要契机。


随着汉军的驻扎与屯田制度的实施,中原地区的农耕技术、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观念逐渐渗透至这片土地,儒家思想以其“仁爱”、“礼制”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开始在河湟谷地生根发芽,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40723125309.jpg

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


直到东汉末年,河湟地区已形成了郭、麴、田、卫等世家大族,文化昌盛、名人辈出:


西平郡功曹郭宪“以仁笃为一郡所归”,连曹操都叹其志义,赐爵关内侯;

西平郡女子郭氏贤良淑德,嫁入曹魏皇室,被魏明帝曹睿封为皇后,史称“明元郭皇后”;


西平郡将军麴嘉随北凉军队攻袭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被立为高昌王,其建立的麴氏高昌王朝,着汉服、尊儒学,成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然而,历史变迁,王朝兴替,处于农耕与游牧文化过渡地带的河湟谷地兵祸不断,正如杜甫诗中所云:“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虽几经浮沉,儒学却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始终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绽放。


公元四世纪初,西晋灭亡,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南下,揭开了“五胡十六国”的乱世序幕。为了躲避战祸、保留文化根脉,北方世家大族及平民百姓纷纷南下建康(今南京),建立了东晋政权,这就是著名的“衣冠南渡”。


但很少有人知道,除了“南下”之外,当时还存在着一条“西行”之路,而“西行”的目的地,正是位于西北的凉州。


彼时凉州的范围涵盖了河西的大部分地区,如甘肃、宁夏以及青海河湟谷地等,其行政中心在如今甘肃武威。


微信图片_20240723125312.jpg

三国时期凉州范围


五胡十六国时期,汉人张轨曾在此建立前凉政权,他大兴教育,传承儒学,凉州因此成为了诸多中原士子的乱世避难所。


张轨之后,凉州之地又先后出现了四个由胡人建立的国号为“凉”的政权,可无论汉胡,这些“凉”国都很重视儒家文化。在中原地区严重沦丧的儒家文化,却在边陲之地获得了很好的保存和发展。


曾定都青海西宁的南凉政权,是由鲜卑人秃发乌孤建立的。虽是北方游牧民族,但南凉王室却对汉文化极为尊崇,在史书上留下了“兴学重教”的记载。


南凉末代王秃发傉檀的儿子秃发明德归,13岁挥笔写成《高昌殿赋》,被称赞为当代曹子建,可见其汉文化造诣之深。


微信图片_20240723125315.png

凉州之地对于汉文化、对于儒学的保留与传承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公元439年,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一统北方,开启了我国历史上南北朝对峙的时期。随即,北魏政权将凉州的儒学大家全部迁到了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这些大儒深刻地影响了北魏文化与政治的走向,而北魏正是让中国人无比自豪的隋唐大帝国的母体。可见,凉州虽处西陲之地,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走向。


及至明清,随着中央政府对边疆治理力度的加强,儒学在河湟地区的教育体系日臻完善,书院、社学、义学等教育机构遍布城乡,为当地培养了大量人才,也极大地促进了儒学思想的深入传播与普及。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河湟地区的文化底蕴,更为其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位于西宁城核心地带的文庙,就是这一历史过程的见证。


西宁文庙:儒学精神的守望者


在西宁,有这样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建筑——西宁文庙。它不仅是儒家文化在河湟地区的重要载体,更是西宁乃至青海地区尊孔崇儒的重要象征。


微信图片_20240723125317.png

西宁文庙


据史料记载,西宁文庙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西宁卫都督佥事史昭慧眼独具,奏请设立西宁卫儒学,并斥资兴建文庙与学宫,此举标志着儒家文化的光辉再次普照西宁大地,开启了重教兴学的辉煌篇章。


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文庙历经多次扩建和修缮。尤其在清乾隆年间,经过大规模扩建,形成了占地八十余亩的建筑群。此时,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西宁最高教育机构,设有儒学、训道署、教授署等教育机构。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明清两朝在西宁府共考取了多名进士、举人、贡生等,这些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宁文庙原建筑群布局严谨,遵循古代礼制,沿中轴线巧妙展开,大成殿、泮池、棂星门、戟门等建筑错落有致,共同构建了一个庄严而神圣的空间,用以供奉孔子及其历代高徒,彰显着儒家文化的崇高与深远。


微信图片_20240723125320.jpg

大殿正中檐下悬挂一块牌位式样的匾额 ,蓝底金字,上书“大成殿“三字楷书,为清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皇帝御笔。



大成殿内,孔子像巍然屹立,九代皇帝亲颁的木匾高悬其上,每一笔一划都透露出儒学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无上地位与深远影响。


然而,西宁文庙的命运亦非一帆风顺。历经风雨洗礼、战火摧残以及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文庙曾一度陷入破败与遗忘的境地。幸运的是,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觉醒,政府与社会各界力量携手并进,投入大量资金与资源,对其进行了精心的修复与保护,西宁文庙重新焕发了生机。


2005年,这座沉睡了六十余年的文化瑰宝再次向世人敞开怀抱,伴随着庄严的祭孔典礼,不仅宣告了西宁文庙的重生,更标志着国学文化的复兴与儒家思想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


寻根之旅:血脉与文化的双重追寻


说到文庙,就不得不提孔子及其后人。在儒学传承与复兴的浪潮中,有一位西宁大通孔氏后人——孔庆斌先生,他的寻根问祖之路,不仅是对个人和家族历史的追寻,更是对孔氏文化和儒家精神的深刻理解与传承。


2009年全国孔氏家谱重新修谱后,青海地区多数孔氏后裔未能入谱,原因是不清楚自己的根脉所在。因此,寻根问祖成为了青海孔氏宗亲的迫切需求。


在寻访的过程中,孔庆斌先生得知青海门源、湟中两地的孔氏宗亲与甘肃永靖支有着亲缘关系。


于是,从2020年开始,孔庆斌先生带领团队,穿梭于青海的山川之间,足迹遍布大通、湟中、门源等地,深入探寻每一支孔氏宗亲的迁徙脉络,力图还原那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真相。


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宗亲们特别是门源孔庆春、孔祥生,以及湟中孔尚龙、孔尚礼等人的鼎力相助,孔庆斌先生终于从有限的记载中找到了关键线索——青海大通孔氏可能也与甘肃永靖支有关!


微信图片_20240723125322.jpg

《湟北大通孔氏家谱》摘录


于是,孔先生一行远赴甘肃永靖家谱办进行详尽核实,最终揭开了青海大通孔氏宗亲与甘肃永靖支系之间的深厚渊源。


这一发现,不仅确认了青海大通孔氏宗亲作为孔子后裔的身份,更将他们的血脉追溯至孔颖达、孔昌弼等历史名人,直至明清时期迁至甘肃的明确记载,构建了一幅跨越千年的家族迁徙史画卷。


孔颖达是孔子第32代孙,唐初大儒,其后代开始向南方扩散。直至公元817年,他的后代,孔子第38代孙孔戣被任命为岭南节度使,赴广东上任。孔戣在岭南的治理颇有成效,他打击人口贩卖、保护商路,深得百姓拥戴。任期结束后,他又返回朝廷担任了礼部尚书。


公元878年,黄巢起义爆发,晚唐江山卷入了血腥的战乱之中。在风雨飘摇中匡扶李唐王室的,是孔戣的孙子,宰相孔纬。孔纬是状元出身,他公私分明、嫉恶如仇,辅佐了唐僖宗、唐昭宗两代君王。奈何李唐王室气数已尽,大厦将倾。孔纬忧心家国乱世,晚年身患重疾却拒绝医治,他说“天下方乱,何久求生?”,于公元895年9月病故。


孔纬生前曾嘱咐家人迁往岭南。于是他的儿子,孔子第41代孙孔昌弼(又作孔崇弼)带着家人来到了广东南雄,成为了孔子世家在岭南的第一位定居者。他的后人也开枝散叶,孔子世家岭南派自此形成。


到了南宋晚期,蒙古铁蹄将河山踏得支离破碎,孔子第52代孙孔嘉兴携家人西行,一路辗转,来到了甘肃兰州,后又来到了黄河岸边的永靖,形成了岭南派永靖支。


微信图片_20240723125324.png

约在公元1800年左右的清嘉庆年间,孔子第70代孙孔广乾、孔广丰、孔广通兄弟三人因时局动荡、自然灾害,由甘肃巩昌府迁徙至青海大通。在这期间,还有许多孔氏后人来到了湟中、门源、乐都、民和、贵德等地,成为了青海孔氏的先祖。他们世代秉承孔子遗训,致力于儒学的传播与弘扬,成为了河湟谷地文化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孔庆斌先生的多方联络与考证,最终确认青海大通、湟中、门源、乐都、民和、贵德等地的大部分孔氏宗亲均属于孔子后裔,青海孔氏宗亲被正式纳入全国孔氏家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孔庆斌先生的寻根之旅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探索,它不仅揭示了青海孔氏宗亲的历史根源,更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了儒家文化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2024年7月17日,西宁孔子文化促进会正式挂牌成立,孔庆斌先生任荣誉会长,标志着儒学在河湟谷地的传承与复兴迈入了新的阶段。


微信图片_20240723125327.jpg

孔庆斌先生(左三)获聘西宁孔子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



尾声


河湟谷地,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儒学璀璨光芒的见证者。儒家思想如同不灭的灯塔,在这片丰饶的大地上熠熠生辉,历久弥新,不断赋予新的生命力和深远的意义。儒学在河湟谷地的传承与复兴,不仅是历史长河中智慧与文化的自然流淌,更是时代浪潮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呼唤与坚定选择。


西宁孔子文化促进会的应运而生,不仅是对这份悠久文化传统的崇高致敬,更是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生动展现。在此历史性的时刻,我们当携手并肩,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儒学之花在河湟谷地乃至更广阔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微信图片_20240723125329.jpg

2024年7月17日 西宁孔子文化促进会揭牌仪式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