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刚:“修身”的价值与意义
发布: 2020-03-15 23:25:0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编者按:“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本公众号(网站)在2月17日首发了儒促会理事、安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孔令刚的文章《“修齐治平”思想源流及解析》,引发了读者的兴趣与好评,今天刊发孔令刚专论“修身”的文章,该文可与上篇合观。

    面对当代人的安身立命问题,儒家的修身传统能够给人以一种人文性关怀,使人的身心有所安顿、栖息。君子修正身心,净化心灵,与道相合,与德相应。“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中庸》),“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以心灵的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为主要取向的“修身”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儒家将修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作为个人安身处世的根本和核心,以修身为前提并最终实现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政治理想。修身是陶冶身心,修养德性,安身立命,提高自身的道德涵养。儒家修身思想从个体生命的道德精神超越而达到自律的可能与必要及其实现方法,提示人们从生命特质上更深刻观察、体悟自身,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格和伦理特质。

一、人生在反省中进步

反省就是检查自己,就是自我反省、自我省察,要求人们经常反省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辨察、剖析其中的善恶是非,自我修正。而对做人的追求必然使人集中于对自身的检束、修饰。人自觉地检束自身、修饰自身和完善自身,就是修身之义。儒家思想强调主体的道德自觉,认为仁德的养成完全视乎自觉自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孔子一再申明道德修为的自觉性,这种道德自觉要求修身的目的只为着自身德性的提高,而不是炫耀做给人看。修身首先要省身,“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反身的同时要认识到这是自觉的道德行为,道德主体要有高度的自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省身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力行是从普遍人格上升的君子人格的必要途径,力行也是正确有效地处理自我和他人关系的关键。《中庸》 云:“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里力行指的是努力实践、竭力而行。这种力行的特点在于必须不断的坚持,时刻克制自身、进德修业,在近乎焦灼的一种修行状态中的努力。而只有这样,才能够常与仁德为邻,才能被称之为君子。

国家在反省中前进,社会在反省中前进,每个人更是在反省中有所进步。“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意思是,不能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谁也不可能不犯错误,知道自己错了就要勇敢的改正,切勿自我忌讳,为了面子而苟且掩饰。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过于自我,过度自信,总认为自己身上有太多的优点。世界上没有不犯错的人,差别在于错误大小和危害程度。犯了错之后不要掩饰,更不可用一个新的错误掩盖前面的错误,欲盖弥彰,错上加错。无过”是一种追求,“改过”则是一种美德。一个人因为懂得反思并从反思中汲取营养而走向卓越。

一个民族的尊严与荣耀也在于善于反思,敢于面对过往的无知和失败,勇于承担并改正错误。在儒家文化中,“君子”应具备“仁、智、勇、恭、宽、信、敏、惠”的德行,这种超越现实自我的形象楷模才可以砥砺他们“吾日三省吾身”,强调每天多次反省自身。“见贤思齐焉”,意为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不断地进行“修身养性”,将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内化为个人拥有或追求的品质节操。《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仁”又为其内涵最为丰富的核心,儒家文化的修身论从个体生命的道德精神超越而达到自律的可能与必要及其实现方法。修身最能体现儒家的精神传统,最能彰显儒学的特质。今天,我们是否有可能让儒家的修身思想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使普通民众都能够从修身中获得某种精神支持、价值支撑,使其能够从容地对待生活、人生?一个健康的社会,其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是有社会责任感,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并进行正确的自我调适的人。也正因此,儒家的修身思想在当今时代必然应有它存在的更广阔的空间。

二、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人生

    文化的基本要素是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价值观是社会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合意目标的标准,它存在于人的内心,通过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并决定着人们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孔子提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即使身处逆境依然强调修身得到反映。孔子一生坎坷不断,但他自始至终都不曾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遵循人的本性是自然的道理。对于处在社会中的人,我们需要依据人性来进行修养,所以才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见,儒家不是压抑人性,而是承认人性、顺应人性,以人性为根本的,并要根据人性来进行修养,体现了儒学思想的社会性,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人生。

    “中庸”其实既没有让人进取也没有让人不进取,而是告诉人在修身过程中无论强弱、无论进退应持的态度。所谓持两用中,过犹不及,是“中”,不是前也不是后,不是左也不是右,而是一个外界与内心、形势与实力的平衡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狭室之中奔跑只会撞得头破血流,审时度势才能掌握平衡,掌握平衡才能游刃有余收放自如。万事不能太过,过即为错,不可轻为。恰恰相反,有无才是相生的,我们应该补过抑过,以求平衡而达中和之境。所以,可以说通过“执中”或“守中”,也就是适可而止的做法,来达到“和”的理想状态,这也是儒家所倡扬的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

三、从人心的治理入手达到社会治理

    修身是人一切行为之基础、根本。通过修身做到修养的提升,推动建立理想的社会局面,是儒家的政治理想。“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强调为政者有良好的行为修养是家国天下得到美好治理的基础,把个人修身齐家的修行实践与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而治国平天下要从自我修养做起。修身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方式,就是用品质培养自身的人格,深化自身的理想,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中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儒家文化倡导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修身正心,正身律己,修身不是离群索居、清修苦练,而是不离日常生活世界,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内外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从根本上讲,儒家思想认为,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于人心,因此要从根本上达到社会的治理,就应当从人心的治理入手,这一点是有其深刻的意义的。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都是由于人心缺乏治理而导致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之后,统治者在百家中把以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思想定为一尊的原因之一。儒家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沿用了两千多年之久,为维持传统社会的安定和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既有其具有常识性价值被接纳欣然的一面,也有其被谬用成为统治工具悲哀的一面。其实,被统治者吹捧利用的那些东西离真正的孔子思想已然谬之千里了。

    儒家著作中反映出儒家对修身路径和方法的探讨,包括如何以礼义规范的精神道德追求来约束人的过度生理欲望。一方面强调自身的道德理想、道德信念,自我设定自我成就精神道德价值;另一方面强调对社会礼义规范的知识学习和践履,以不断积累而成就人人为人的作合乎礼义规范的道德行为,不断涵养生命,培养道德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就人的现实性来看,人有满足生理性及建立在生理性基础上的较低需求如名望、地位等特点,这是正常的。从人性根源深处来看,人的生理欲望与道德精神追求(物质生活需要)存在冲突。人的合理的欲望能够激发人们不断努力奋斗,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欲望是人们的力量源泉。但是,人们必须对自己的欲望进行合理的控制,必须将欲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必将给自身带来无穷无尽的祸害。儒家人性论看到了人既有其生理欲望,又有其精神道德追求,二者之间存在冲突,生理欲望的过度则人会作出违反道德法律的行为,彰显人的道德追求则会作出人之为人的道德品德而合理管制人的生理欲望,从人心的治理入手达到社会治理。因此,儒家强调正己而后正人,强调修养身心、扩充善端的精神,并且进一步倡导以天下为己任,关注公共道德与事务,这种精神也是我们今天推动各项制度健全发展的思想源泉。

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人才最缺的是心态。“富不知足,强不能安”等问题,焦虑、恐惧、无归属感等已成为现代人不容忽视的心理疾患。这些疾患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利益冲击下心理不平衡所致。儒家通过个人的修养以求得和谐的人伦秩序和宇宙秩序的思想,强调在人生实践系列中排在第一位的“修身”思想,强调自我反省,“返求诸己”的思想,使得中国传统社会里的个人具有相当程度的心理平衡和人格稳定。这样的人生修养途径,对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国民,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君子,克服挫折和艰难无疑具有相当正面的现实意义。

四、个体追求促进群体和谐

   “修己以安人”,儒家文化强调外部目标和人际目标,强调遵循秩序和履行责任,其主旨是承认每个人应有独立的人格,人人怀着仁爱之心、关注他人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孔子的人生理想是“修己以安百姓”。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一个人活着,只有能够“安人”、“安百姓”,人生才有价值,才有意义。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他的“乐”,不是自己的享乐,而是百姓的安乐。孔子更特别关注人的发展,《论语·子路》篇载:有一次,冉有随他到卫国去,看见有许多人。孔子说:“庶矣哉!”冉有说:“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回答:“富之。”冉有又说:“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说:“教之。”发展人口,然后使这些人口富裕起来,再使他们享受最好的教育,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庶”、“富”、“教”是孔子治国安邦的三步曲。

    儒家文化并不仅仅把“自我”设计为个体的存在形式,个体更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也正是把个人的仁爱推及天下,施以仁政。治国在齐家,齐家在仁爱。安土敦仁、乐天知命的仁爱思想对个人来说实为仁爱的修养,对国家来说实为仁政的施行。儒家文化强调“仁”,“仁”是对一群人互动规则的规定,即个体的活动首先要照顾整体的利益。“敬业”一词最早出自《礼记·学记篇》中的“敬业乐群”,这是儒家提出的一种道德观念,意指安于职守,联合益友,共同奋斗,这与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尽职意识有相通之处。修身即是要安身立命、修身养性。个体之修身养性,就是要不断往上提升个体之生命,开发每一个体的良知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个体更可能追求那些能为所属群体带来荣誉感的目标,相反,个体主义文化下的个体更可能追求自我决定的目标,即追求能为个体带来自豪感的目标。儒家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从关系的角度来讨论并设计人性,这种倾向肇始于先秦儒家。先秦儒家制定了现实世界中人际交往的规则,“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孔融让梨是个教育儿童先人后己的例子。在这些规则中,儒家文化强调个体追求那些促进群体和谐的目标。不管是其他儿童、父母或者亲戚,为了追求群体内的和谐,儿童必须学着尊重他人,也必须服从权威。所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讲的是要与其他人建立和谐关系。各种私德的修炼必然会与公德的培养统一起来,高尚的个人修养最终将催生出良善的社会风气;个人的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目标相结合,有利于国家的妥善治理和长治久安,有利于社会和谐。

儒家文化的精神已渗透在中华民族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儒家思想也和世界多元价值相互接轨和碰撞,儒家思想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它所赖以产生的那个时代对它所做的要求,而成为中华民族及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儒家思想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角色。修身既包括个体自身的智力、道德、言行等的修养和完善,也包括个体与他人、社会、环境、生态等多方面关系的适应及协调。需要找回传统文化中闪光的东西,有意识融和其他文化的精髓。通过“以文化人”,既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和“创造性转换”提供合理的路径,又为道德重建赋予新的民族形式。


作者简介:孔令刚,男,安徽合肥人,经济学研究员,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理事。先后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1986)、中国科技大学(1991),上海财经大学(2000)。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宣传文化系统拔尖人才。合肥市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合肥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委员。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技术创新与工业结构升级——基于安徽的实证研究》、《区域创新资源与区域创新系统--基于安徽的区域创新特色研究》、《安徽科学技术》等专著,主编出版《徽商金言》丛书(5本),《徽州人的智慧》丛书(台湾国家出版社2016年出版,5本)。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软科学》、,《中国科技论坛》、《学术界》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多篇。多次主持参与省市相关文件起草和五年规划纲要、产业规划编制等。获得安徽省政府奖(社会科学类)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

编辑:孔瑶瑶

审核:孔德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