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成立 儒学现代化的探索之路
发布: 2016-09-09 04:05:36 来源:澎湃新闻 解放日报  作者:本站编辑  

如何认识中国人?途径有很多。但从文化角度而言,儒学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此为出发点,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应运而生”(王珍)。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聘请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担任上海儒学院院长。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韩国儒教学会会长金圣基、日本中国学会理事长/日本儒教学会会长土田健次郎、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牛喜平、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倪培民、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杨国荣、清华大学教授/复旦讲座教授陈来出席大会并致辞。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主持了开幕式。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指出,讲清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历史脉络,为人们解决当下难题提供了启迪。儒学研究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要求对陈旧表达方式予以转化;所谓创新性发展,则是要扩充儒学研究的时代内涵。

 

会议现场揭牌仪式,从左至右:陈来,燕爽,谢遐龄,刘承功。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是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直接关心下建立的,从事儒学研究和传播的学术机构,为复旦大学校设研究院,以继承和阐扬中华文明传统、探索江南儒学的学术精神、推动儒学现代化、确立儒家思想的全球地位为使命。主要组织架构和人事安排为——

上海儒学院院长:陈来。

副院长:吴震(执行)、陈卫平、徐洪兴、高瑞泉、何锡蓉、曾亦、孙向晨。

理事长:谢遐龄。

副理事长:吴晓明、袁新、陈玉刚。

顾问:杜维明、朱杰人、安乐哲、姜义华、黄俊杰、裘锡圭、潘富恩

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国荣

秘书长:曾亦、郭晓东

副秘书长:才清华、张子立。

中华孔子学会王中江在做主题演讲。

 

在主题演讲环节,上海儒学院院长陈来论述了如何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儒学的存在方式。他认为当代中国三十年来的儒学发展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儒学研究构成了一套“学术儒学”的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学术界占据重要地位;二是“文化儒学”,三十年来很多文化思潮和文化讨论跟儒学有直接关系,这是“儒学在场”的显性存在。有这两方面的积累,我们就不能因为这三十年来没有出现儒家哲学的大家,就说儒学是一片空白。

 

中华孔子学会会长王中江的演讲主题是“境遇:道德真理和德福的关系”。他从《穷达以时》及相关文献分析得出,儒家对德福关系的思考是多元的,不是单纯的“德福一致论”,而是在德福的不对称中坚持追求道德真理,坚持超越境遇的力量,追求自我的实现和价值。这正是儒家的内在力量和超越所在。

 

“据说,现在的年轻人戏称上海为魔都。这是对上海这座城市复杂而繁华世相的高度概括。多样的选择、不定的未来,催生了种种‘时代病’‘都市病’。”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认为,儒家思想注重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人心和顺与社会和谐。同时,儒家求真、求善、求美的信仰,又不同于宗教唯一性的信仰。上海要继续启示文化发展的方向,还须正本清源、返本开新。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景海峰、上海儒学院理事长谢遐龄相继进行了主题演讲。这一环节由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吴震主持。

 

来自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湖北、四川以及香港、韩国、日本等地的70多位学者出席了本次大会,并于下午围绕“儒学与世界文明对话”、“儒学与传统文化创新”等主题展开学术研讨。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现场

 

儒学复兴大势下,国内外以孔子、儒学、国学为名的团体和机构可谓种类繁多。新成立的上海儒学会特色是什么?与去年成立的上海儒学研究会区别何在?

 

上海儒学院院长陈来点明了在上海建立儒学院的独特意义。最近十几年“全球化”(globalization)成了非常流行的词,但很快又出现一个新词——“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人类学中的重要概念,强调全球化一定要当地化、在地化,和本土发展结合在一起,不能脱离当地实际。他认为,上海的特色就在于,一方面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大都市,现代工商业相当发达;另一方面,上海这一百多年有很多地方性的传统、代表中国文化的传统在上海分散潜藏着,尚未被很好地挖掘。

 

在陈来看来,在最现代化的上海,建立儒学院,开始重视对传统的挖掘、总结和应用,正是中国现代化迈向成熟的标志,和八十年代正好相反。“以前不成熟的时候,只是单纯拥抱现代化,本土的、传统的都不顾,那是初级阶段的表现。深度发展后就会发现,所有现代化的发展不可能和传统没有关系。”

 

他还表示,上海的儒学院和其他地方儒学院肯定有所不同,会致力于追求传统和现代的真正融合,积极推进一种儒学发展的现代形态,或者儒学的现代发展形态。“不是固守传统,而要与上海的现代化发展结合起来,为上海的现代化创建有利的人文环境,这样才是走上了良性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现场

 

上海儒学院理事长谢遐龄则提到了儒学院建立的时代背景,认为现在儒学的复兴已成一个确定无疑的局面,但各色人等良莠不齐,方向不一。在他看来,儒学目前直接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修养问题。领导干部就是儒学中讲的“大人”。儒学其次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家庭伦理。他说:“ 五四 运动以后讲男女平等,但男女平等之后家庭内部是不是还要有个规则呢?这个问题到现在没有解决。所以儿童从小的教育就有问题,整个社会的基础不稳定。”

 

谢遐龄还提到了现在的读经运动,“当然我也觉得读经很好,但这是不是重点呢?总去为难小孩子。小孩子究竟更应该读经还是学习行为呢?我认为按照儒家的教育思路,小孩从小首先应规范行为——怎么走路,怎么跟人家说话,怎么开门怎么关门……幼儿教育的重点不是学知识,而是学行为。”

 

他表示,正因为现在儒学复兴过程中,有些问题并不清晰,上海儒学院建立之初就有个旗帜鲜明的提法——“儒学现代化”,要建设现代儒学,或者说儒学的现代形态,并且是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符合现代要求的、行得通的形态。他认为上海儒学院的成立,填补了上海一个有待填补的空白,“也表示我们愿意担起这么一个责任”。

 

 

上海儒学院副院长孙向晨则比较了沪上两家颇具代表性的儒学机构。他指出,去年成立的上海儒学研究会具有民间社团性质,在朱杰人会长的带领下也做得非常活泼生动,开展了和儒商、中小学国学教育、市民儒学相关的丰富活动。而上海儒学院则与之在功能上有所区分,依附于高校和学术机构,侧重于学理的阐发等思想层面的工作。他相信两家机构会有很好的合作,共同推广传播儒学。

 

孙向晨强调,上海儒学院虽地处上海,但立足江南,整个江南地区的儒学思想脉络是其重点研究对象。此外,上海儒学院还致力于和日本、韩国等东亚思想共同体的同仁进行学术交流,以及更广泛的国际儒学推广,增强国际辐射力。

 

  他还表示,和许多大学的国学院或儒学高等研究院不同,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的“上海”两个字很重要,它不只是复旦大学自己建的研究机构,而是肩负着整合上海乃至全国力量来研究儒学的使命。其次,“国学”和“儒学”也有不同。两者有重叠,但国学的面相非常广,中国戏曲、中国诗歌也可以算在国学内,而儒学则价值指向更鲜明。孙向晨认为,若论精神价值、精神气质以及在现代生活中的精神指导作用,通过儒学院的形式更加能够得以阐发。据悉,上海儒学院目前会有博士后、驻院研究员等研究岗位,未来是否会进行招生培养还需视发展情况而定。

 

 

 

责任编辑:马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