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道外儒——鞠曦哲学思想述要》序
发布: 2015-09-05 00:44:4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孙铁骑博士撰成新著《内道外儒——鞠曦哲学思想述要》,要我做序,我很高兴地接受了,盖因两层缘由:一是因为此书的主角鞠曦先生,不仅是我信赖的朋友与敬重的兄长,而且作为海内知名的民间学者,其思想学术堪称别具一格;再则是因为此书的作者孙铁骑博士,不仅在他跟我做博士后工作期间,我们合作愉快,其思想学术水平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象,而且这部书稿再次加深了这种印象。

      我与鞠曦先生的结识,渊源于1997年夏季,四川人民出版社委托我主编“追寻中国精神丛书”。该丛书设计为一套四种著作:《中国之自由精神》、《中国之民主精神》、《中国之科学精神》与《中国之伦理精神》。到1998年夏季,其中三种著作的作者均已确定,惟有《中国之科学精神》的作者尚无着落。当年9月,我应邀出席在河南安阳举行的第九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做大会发言的时候,鞠曦先生担任评议人。起初,我发现旁边坐着一位道士装束、目光炯炯的先生,当时虽觉诧异,但也没太留意。及至我发言完毕、轮到他评议时,我才大感惊异:这位道长竟然如此地学识广博、见解独特!当晚,我到他下榻的客房登门拜访,结果更令我刮目:这位并非道士的“道长”不仅谙于中西哲学,而且精于科学技术!于是,我当即邀请他撰写《中国之科学精神》。此后便是频繁的信件交流。1999年夏季,我上了鞠曦先生的隐居地长白山,再次登门拜访。2000年,鞠曦先生的第一部著作《中国之科学精神》作为“追寻中国精神丛书”之一正式出版。[1]

      这套“追寻中国精神丛书”,著名学者邓伟志先生曾评论道:“这四本书很厉害。如果允许我概括的话,这四本书可谓:‘自由颂’。”[2] 我不知道邓先生为什么这样概括,我的理解,其言下之意,不仅中国的“民主精神”和“伦理精神”可以归结为“自由精神”,而且中国的“科学精神”同样可以归结为“自由精神”。我认为,这个概括是精准而深刻的。这就是说,鞠曦先生所著《中国之科学精神》其实也是“中国之自由精神”的一种体现。这是因为:没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有包括科学昌明在内的理论原创。这正是当代中国的根本问题之一。我当时主编这套丛书,是我正式提出“生活儒学”(2004年)[3]、“中国正义论”(2009年)[4] 之前在政治哲学层级上的一些初步思考的结果,其核心是“中国的自由精神”。所以,有学者称我为“自由主义儒家”,我是比较认同的,尽管我未必认同“自由主义”这个标签。我所说的“自由”远非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所谓“自由”的涵义,并且不仅仅是政治哲学层级上的涵义。

      鞠曦先生的思想学术之所以别开生面而别具一格,正是这种自由精神的结果;而且进一步说,在我看来,这是儒家的自由精神。在该丛书的总导言《追寻“现代性”之根》里,我写过这样的话:

   在自由的追求上,儒家追求“入世的自由”,道家追求“忘世的自由”,释家追求“出世的自由”。……儒家是要在在世的人伦常态中实现其价值,道家是要在避世的自然状态中实现其价值,释家是要在超世的智慧境地中实现其价值。[5]

     显然,鞠曦先生的思想和实践,并不是“忘世”或“出世”的,而是“入世”而“在世”的;换句话说,在我看来,他的思想是儒家的。所以,我在十年之后的2009年7月第二次上长白山时,赋诗《长白山书院》,其用意之一,就是说鞠曦先生不是道家,并非什么道长或者道士:

今朝再度出雄关,携侣吟诗长白山。

露水河滨品村酒,松花江畔濯清泉。

人间只欲求仙佛,海内焉知乐孔颜?

幸赖诸生能讲习,居仁由义赋新篇!

      因此,将鞠曦先生的思想概括为“内道外儒”,我觉得是可以商榷的。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内道外儒”这样的概括是毫无来由的。确实,鞠曦先生身上有许多似乎可以被视为道家、乃至道教的东西。例如,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他长年隐居于长白山。然而,隐居未必就是“忘世”或者“出世”,毕竟“隐”并不等于“遁”。又如,他下山出席学术会议时,往往是道士装束。我曾就此问过他,但他的回答并不是道士的一套说法,而是“方便”。又如,鞠曦先生的修炼功法是许多人所钦佩而向往的。他当年遭受迫害,几乎瘫痪,正是靠了这种修炼,才得以恢复健康,乃至老而益壮、穷而弥坚;他的日常生活也极为简朴,类似颜子之“陋”,近乎“一箪食,一瓢饮”,凌晨打坐练功,在常人看来是严重睡眠不足,然而至今年过六旬,愈发矍铄健朗。但据我所知,鞠曦先生的功法并不是出于《道藏》,莫知所由,当属自创。又如,鞠曦先生还有一点令我印象深刻,就是医术。当年我第一次上长白上时,住在露水河,夏季湿热,下车伊始就发湿疹,他见状后,出门扯了几把草药来煎熬,叫我服下,一小时内,我满身湿疹顿消,确见神效。如此等等。

      鞠曦先生还有许多如此这般的近乎传奇的故事,都容易使人们以为他是道家、甚至是道士,但我觉得这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至于“内道外儒”的概括,大约是说鞠曦先生内在心性修炼方面是道家,外在思想学术方面是儒家。但我个人认为,即便是从内在心性修养方面来看,儒家的“心法”也是最高的,可以如孔子讲的“从心所欲”[6],随物而应,“无适无莫”[7],唯变所适。

      当然,这取决于如何理解所谓“道家”、“儒家”。“内道外儒”这样的概括,在儒道对立的范式下是不无道理的,但在儒道融通的范式下则未必成立。在我看来,儒、道的思想在本源层级上、或最高境界上其实是相融相通的,我在自己的著述中多次表达过这样的看法,并且经常引证老庄。

      至于思想学术方面,鞠曦先生更显然是属于儒家的。当然,这也是在儒道对立的范式下讲的。在儒道融通的范式下,则很难说鞠曦先生的思想究竟是儒家的还是道家的。他是“自由”的。

      例如,鞠曦先生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易学思想,就不能简单说是道家的或是儒家的。中国哲学之“道”、包括《周易》的“易道”,乃是诸子百家通用的“共名”。 所以,作为儒家的韩愈在《原道》中就说:“‘道’与‘德’为虚位”;“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鞠曦先生之所谓“道”、“易道”,未必意味着道家之“道”。鞠曦易学思想,可一言以蔽之:“形而中论”。这个思想出自《易传》之中两个维度的观念的综合:一方面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8];另一方面则是“《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9]。综合起来,其结果是“形而中者谓之人”,即:易道的核心宗旨乃是人道。儒家当然是讲人道的,但并非不讲天道,如《中庸》开宗明义就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但道家也有其人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0],这里就包含了人道。

      由易学思想出发,鞠曦先生建构了一个宏大的思想系统,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宇宙观,他从易道“生生”的本体论承诺(不同于Willard V. O. Quine的“本体论承诺”),讲到“时空统一”的宇宙论、“中道”的认识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论,一直讲到个体生命安顿之道、乃至医道,展现出一套“生命存在论”(迥异于现代新儒家的生命存在论)。与此相应,另一方面则是方法论,他提出了极为独特的“承诺推定法”,具体为“逻辑推定”(本体论承诺与逻辑推定的统一)、“范畴推定”(价值论承诺与范畴推定的统一)、“形式推定”(主体论承诺与形式推定的统一)。这两个方面,无论是其宇宙论、还是其方法论,我们都不能简单说那是道家的还是儒家的(甚至也不能说那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11] 他要追寻某种“恒道”。[12]

      所以,在我看来,鞠曦先生的思想可以说是超越了儒道对立。这是鞠曦思想的一个非常根本的特征。

      其实,儒道对立的观念本来就是汉儒的一种“发明”。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中国社会第一次大转型的观念转型,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对过去学术进行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总结,这体现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分类。但在汉代之前,并无“儒-道”的对立分类。例如荀子的《非十二子》,就并不是“儒-道”对立的格局。《庄子·天下》甚至将庄子和老子区分为不同的学术派别。到了汉代,“儒-道”对立的观念才逐渐形成。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区分了道、儒、阴阳、墨、名、法等六家。直到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乃至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才最终形成了儒、道等“十家九流”的格局。所以,“儒-道”对立与其说是思想史的史实,毋宁说是汉儒的一种观念建构。

      所以,在我看来,鞠曦先生超越“儒-道”对立的传统观念模式,是其思想中最卓越的地方。在这个意义上,作者在书中对鞠曦哲学思想的这样一种概括,我认为是准确的:“儒道会通”。

      最后,且用我于2005年9月29日所作的一首诗《贺长白山书院挂牌并致鞠曦先生》来结束这篇序言:

闻君不畏世情艰,设帐授徒长白山。

欲把玄真导天下,要令仁爱满人间。

老庄奥妙须重订,孔孟微言当另删。

且待松江春色好,吾将再度出雄关!


[1] 黄玉顺主编:“追寻中国精神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丛书包括四种:《中国之自由精神》(黄德昌主编)、《中国之民主精神》(张小平著)、《中国之科学精神》(鞠曦著)、《中国之伦理精神》(林存阳著)。

[2] 邓伟志:《新千年日记:思想之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258页。

[3] 黄玉顺:《关于“生活儒学”的一场讨论》(2004),见《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黄玉顺“生活儒学”自选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黄玉顺:《中国正义论纲要》,《四川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

[5] 黄德昌主编:《中国之自由精神》,总导论“追寻‘现代性’之根”,第7-8页。

[6]《论语·为政》。

[7]《论语·里仁》。

[8]《周易·系辞上传》。

[9]《周易·系辞下传》。

[10]《老子》第二十五章。

[11] 鞠曦先生的著述,可参看孔子2000网站(www.confucius2000.com)《鞠曦文集》;其代表作是《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12] 鞠曦先生主编了辑刊《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