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谦 | 中医药是预防新冠的坚强防线
发布: 2021-08-09 13:47:4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孔令谦  

最近中华网转载的人民日报社四川频道的一篇文章《中医药在两次抗疫中的卓越表现》一文,笔者以历史事件及大量案例和详实数据,说明中医药在两次疫情中的显著效果,同时也表达了在当下环境下,依然存在对中医药存在的偏见和排挤,读来感触颇深。

微信图片_20210809100920.png

关于中医药治疗新冠的有效性,文章列举了大量数据,这里不多说了,仅就中医药在预防传染性疾病方面的优势略述一二。

自疫情爆发至今,新一轮疫情在全球蔓延,本轮疫情特点是波及范围大,人群面广,多个不同来源的输入病例导致本土疫情叠加。针对此次新冠疫情,有效的保护措施为:


接种疫苗

戴口罩

勤洗手

保持社交距离

避免人群聚集


对广大民众而言,上述这些措施的确可以有效预防,但本人以为,我们似乎始终缺少了中医中药这道防线。


微信图片_20210809095234.jpg


人生病的原因诸多,按照西医细分逻辑归纳,不知其几千、几万种也。中医不然,中医大致可将人生病的主要原因分为三大类,其一是外感病因,二是精神内伤,三是饮食劳倦。这三种情况相互影响,百病丛生。

以外感举例,所谓外感,即感受外来一切不正之邪,譬如春夏秋冬四季冷暖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如刚洗完澡吹空调后感冒了,这是常态,不具有传染性;

中医也早就发现天地间还有一种具强大传染性的东西,这个东西中医统称为疬气,这种疬气,其感受途径并非如吹空调般由皮毛侵袭人体,而是自口鼻而入,具极大的传染性,古有云:一方受之谓之疫。


微信图片_20210809095237.jpg


东汉张仲景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并据此写出了著名的《伤寒论》,理法方药尽在其中。后随时代之发展,至明末清初,温病学又在《伤寒论》基础上得到发展并逐渐完善,从而更加丰富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和防治诊疗方法。可以说,在外感温热病(包括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上,中医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是及其完备的,也是在长期的临床中得到验证的。

同样的气候环境,为何有人生病了,有人不生病?农村有句俗话说,黄鼠狼专咬病鸡。当下新冠疫情,同样如是,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而发生作用。《黄帝内经》中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什么意思呢?你抵抗力强,抵御外邪的能力就强,患病的概率就会降低。


微信图片_20210809095240.png


记得央视曾经播放过一部狼的记录片,众所周知,狼是群居生活的,有团队精神,且分工明确,其中有这样一只狼,他的工作是巡视周边领地,在他巡视工作中,沿途会靠嗅觉嗅出哪些动物是老弱病残,为后续猎杀顺序留下记忆。病毒也是如此,所以,提高自身抵御外邪的能力,为预防之首务。

中医是全健康医学模式,因此更能凸显预防作用。通过中医的辩证可以做到因人调理,使人们的身体处于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减少内因,如是,即可减少发病的机率。


微信图片_20210809095243.jpg

张伯礼院士视频截图


中医药在这次抗疫中已经屡立战功,在武汉、石家庄、广州、成都等地都证明是防治疫病的主力,然而却一再被边缘化,不知道是何道理。

疫情一再反复,就是老天爷在请中医药挂帅。现在至少应该在被隔离区内普遍以中药预防,并以中医四诊合参手段进一步筛查易感者,给予重点防治,以全面提高防疫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防疫上再筑一道安全防线,并全面降低疫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为什么就不能给中医药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一席之地呢? 

在中国,我们不仅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西医体系,同时,我们还拥有我们原创的中医药这道防线。有位贤人说得好,大概意思是:人无知不可怕,可以启蒙;若是愚蠢则无药可医。


微信图片_20210809094831.jpg


文章转载于孔友谈微信公众号

作者:孔令谦(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常务理事,孔医堂创始人、北京伯华国医传承发展中心理事长)

编辑:孔祥玮

审核:孔德立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孔令玉会长会见广元市副市长孔祥泉宗亲